当前位置:首页 > 视察调研
“加大开发保护力度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双月协商座谈情况报告
2017-11-28 20:11 来源: 【字体:    

  6月28日,县政协围绕加大开发保护力度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县旅游局通报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参加会议的相关单位负责人结合部门职能作了交流发言,参加座谈的县政协委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协商讨论,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协商情况报告如下: 

  协商认为,近年来,全县围绕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级花卉旅游示范基地的目标定位,抢抓省、市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华崆峒养生地的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挖掘资源,推动发展,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旅游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一是全县上下初步形成全域旅游是发展县域经济重要支柱的共识;二是重点旅游资源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旅游景区(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和不断完善;四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旨规划和用力方向进一步明确;五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和规范。 

  协商指出,我县旅游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旅游开发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投、融资渠道,项目建设缺乏资金支撑,规划中的诸多项目无法实施,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住宿、餐饮、交通、娱乐等基础设施布点不全,功能不齐,可进入性和接待服务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二是相关部门没有真正进入角色,在文化内涵挖掘上研究不深,站位不高,旅游纪念品种类单一,缺乏复合型旅游产品,旅游产业链条短,旅游总体上还处在观光旅游、过路旅游的较低层次,游客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项目少,驻留时间相对较短,“留不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旅游营销缺乏力度,手段单一,往往只是“零打碎敲”,缺乏对资源进行整合营销。对外宣传促销缺少有针对性、符合旅游市场规律的营销手段,想到什么干什么,别人干什么我干什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缺乏统一的策划包装以及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品牌的塑造推广,旅游景点的吸引力、竞争力不强。四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旅游资源归多个行业共同管理,“马路警察,各管一块”,导致旅游景区开发阻碍多,协调开发难度大,难以形成有效的指导和监管,在区域合作、线路对接、对外宣传及优惠政策的制定落实等方面困难较大。 

  协商建议,旅游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自然潜力,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不仅是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富民强县的根本支撑,更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意愿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要把旅游产业作为推进我县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挖掘旅游资源、重点谋划研究、全力推动落实,切实做优做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将我县打造成为产业要素齐全、产品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功能完备、服务科学规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重要旅游节点地。 

  (一)强化项目带动,夯实发展基础。紧紧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提高产业开发水平。一是大力推进景区项目建设。加快龙泉寺精品景区和油用牡丹旅游景观园、华夏古槐王景区保护开发、五龙山景区建设,启动规划实施唐帽山景区开发建设项目。目前,重点要实施好龙泉寺基础设施建设、汭河橡胶坝景观带改造提升、农耕文化生态苑、生态养老服务中心、专业旅游村、武康郡王庙保护修复等工程,抓进度、促质量、快建成。二是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景区道路、自驾游营地、停车场、交通驿站等建设项目,加快景区与国道、省道和二级公路的连接,完善高速公路、国省道及主要旅游公路的道路交通指示系统,实现景区道路网络建设通联。健全旅游绿道、游步道、旅游公路沿线电力、供水、通讯医疗、厕所、环保、旅游标识、文化装饰等旅游功能,提高住宿设施、餐饮服务、休闲娱乐、民俗体验等方面的配套水平。三是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城区形象提升工程,对城区出入口景观、游客集散场所、交通服务和治安管理等方面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做好县城街区及周边环境卫生、绿化、亮化等工作,全力打造市容整洁、治安优良、绿色宜居的县城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旅游功能,为游客提供方便、舒适、满意的服务。 

  (二)强化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升级。重点推进文化与旅游,文化旅游与养生、体育、农业、城乡建设等融合发展。一是深入挖掘县域旅游文化。充分发挥党史地方史、档案、政协文史等文史机构以及民间文史爱好者等民间文学组织的作用,加大挖掘、整理和研究力度,厘清崇信历史文化脉络,加速研究成果向文化旅游产业、产品的转化与运用,开发建设一批历史再现、活态传承、康复保健等文化旅游综合体,探索发展景区演艺和实景演艺,鼓励各类民俗演艺和非物质文化展演进入景区开展演出服务,深入挖掘以公刘教穑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保护开发以李元谅筑城戍边为代表的唐代军旅文化,大力弘扬以仁人志士投身革命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传承发扬以崇信弦子腔、民歌小调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二是强力推进产业融合。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加快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旅游与养生融合,加快中医养生馆建设,积极开发中医养生项目,大力拓展和探索理念养生、旅游养生、运动养生、美食养生、休闲养生,满足群众和旅游者的养生需求。加强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不断完善千亩杏林、万亩油用牡丹基地、油菜花基地和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的观赏和体验功能,增强农业观光和体验农事的吸引力。加强旅游与商务产业融合,充分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旅游咨询服务、宣传推介,特色农副产品、旅游商品线上展示展销,景区门票、餐饮住宿网上预订销售,逐步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线内线外互利共赢。三是不断丰富旅游内涵。点线面结合,以已有的油用牡丹、汭河川区蔬菜产业基地、崇白路、304线、崇大路为基础,突出地域和产业特点,在沿线油用牡丹中适当增加观赏牡丹品种,在蔬菜种植区着力打造高标准的观赏与采摘体验、自动化种植与园区管理演示体验为一体的观赏农业和农业综合体,使游客一进入崇信便进入景区。要努力提升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和民俗村建设的档次,按照全域旅游的定位,把街区、村镇按照景区打造,把建筑当作景观打造,要从细微处着眼、细节上着手,重现景区景点原生态风貌,对于古街道、古建筑的打造立足修旧如旧,要尽可能的使用原建筑材料或与之相匹配的仿古材料,保留古建筑的原始韵味和历史厚重感,使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人文内涵交相辉映,互发其香。打造一批具有崇信特色的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充分体现崇信元素、凸显崇信文化、提升崇信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内涵。 

  (三)强化宣传营销,拓展旅游市场。创新营销模式,整合文化、旅游、网信等部门资源和力量,形成统一的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机制,整体性策划,高水平创意,全方位宣传。一是逐步转变营销体制。要树立旅游事业是全民事业、全方位事业的理念,改变过去旅游营销由旅游系统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以宣传、旅游、文化等部门联合组队,集中开展旅游营销的格局。以城市旅游品牌营销为核心,借助网络网站等现代传媒开展宣传营销,建立与新闻媒体、游客互动的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旅游信息,提高宣传推介的实效性和市场营销的精准度,推动旅游形象及旅游产品的传播。二是不断强化区域协作。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纽带,深化与周边市、县区域合作,强化与重点文化企业、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饭店等之间的对接,加快与崆峒、泾川、灵台、华亭等县区建立黄金一日、二日、三日游联盟组合,借助崆峒养生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交流等活动节点进行“搭车”营销,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线路互联、市场互动,共同打造跨境域无障碍旅游圈,吸引和鼓励景区、旅行社及主要旅游客源地城市旅行社参与到我们的营销中来。三是切实搞好营销活动。精心筹备参加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兰洽会”等大型节会,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高端媒体整合营销宣传活动,精心策划举办“山水龙泉·养生崇信”文化旅游节和汭龙风情系列活动等节会活动。吸引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摄影团队走进崇信,借助他们独有的视觉、高超的技艺、广泛的知名度,从不同角度展示崇信景区景点、人文景观、风土民情、风味小吃、旅游工艺品、民间艺术表演等特色。积极衔接在高速路口、周边县区至崇信关键路口及县城主要出入口设立景区宣传牌、指示牌,引导游客前往景区,打好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组合拳”。 

  (四)强化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把改革创新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一是加快景区改制步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行业促进、市场推动”的发展模式。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按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模式,全面推进旅游景区经营机制转换,实现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推进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催生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栖身旅游产业。二是创新招商引资形式。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和着力重点,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面向国内大型企业和文化旅游知名企业上门招商,吸引知名品牌老字号餐饮、文化投资企业等在我县落户。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的研究开发。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投资开发,引导社会各类资金多元投入,力争在演艺娱乐和旅游商品开发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在政策中找机遇,在机遇中求发展,结合县情实际,及时出台含金量更高、吸引力更强、更实惠的旅游产业扶持发展具体举措,从投资环境、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在不违背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给予优惠。要加强银企对接,做好服务工作,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发展。积极鼓励专业人员牵头成立地方旅行社,实现与外地旅游团体的有效对接和联合,并策划组织开展各类演绎及节会活动,带动旅游业快速有序健康发展。要高度重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在编制、经费等方面要给予一定的倾斜,特别要加大导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实旅游主管部门的力量。要积极扶持以龙泉演艺公司为龙头的演艺企业发展壮大,编排演出一批具有崇信地域特色、历史传承、民俗特点的文艺作品,彰显崇信人民崇尚信任的精神风貌。要加强崇信特色旅游产品,妇女手工艺品的设计研发,充分体现、展示崇信民俗元素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