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饰
服装 清末民初,男子多为短襟上衣、大裆裤,极少长袍短褂。女子多为大襟上衣、大裆裤,少有盖脚裙子。色以青、蓝、白为主,妇女兼有印花布和格子布衣。单、棉、衬衣多是手工织成的老粗布(亦称土布),少数人用“蓝靛”染成深蓝或浅蓝色,或用“芦花苗”和涝池污泥沤染成青色布及花花布,手工缝做。中老年男女多用布带扎系裤口。大部分人常将棉衣抽取棉絮改制单衣换夏,单衣内装棉絮过冬。少数穿用羊毛制作的毡套裤、毡夹夹、毡袄御寒。并有系腰带的习惯。民国20年(1931)后,市场渐有各种市布、花格布、昌呢等,多供有职有钱人穿用。25年(1936)后,服装改宽大短为窄小长,始有花丝歌、金城缇、克力锻、春风呢、抗日呢等衣料。城镇男装出现中山服,女装出现旗袍、!罗裙,农村大多数人仍穿自购、自织、自缝的便衣便裤。
1949年以后,男装中山服、学生服、大众服增多,女装始有列宁服,长袍、长衫基本绝迹。1960年后,图结实耐穿,各色平绒、条绒(灯芯绒)衣料兴盛,府绸、哔叽、咔叽、华达呢次之。四兜对襟上衣及西式便裤渐代短襟、大裆裤,始穿绒衣裤、线衣裤。外衣多用蓝色。1966年后,草绿色军服颇为中青年男女所喜穿,男女服装干人一色、万人一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衣料花色、品种与日俱增,服装式样日新月异,款式极多,且由实用型转向装饰型。化纤织品、毛织品、丝织品尤其走俏,成衣市场特别繁华。缝纫机逐渐代替手工缝制服装。其中以西服、毛呢服、茄克服、羊毛衫、牛仔裤、健美裤在城乡盛行,短裙、连衣裙、旗袍在城镇妇女中渐兴。成年人仍以蓝、青色为主。
帽子 清末民初,官僚豪绅盛行礼帽(羊毛制品)、毡帽、火车头帽;穷苦人多戴小便帽(俗称衬帽),夏天戴草帽、席几帽,冬天用粗布或毛巾包头。儿童戴脑包,青年妇女多数用浅色花布块苫头,中老年妇女一般用黑、蓝色布条包头。回族男子习惯戴无沿小帽,妇女多用白、黑、绿盖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冠戴变化很大,帽子款式新颖。夏季有各种草编、竹编的遮凉帽、塑料太阳帽,冬季有棉、毛、化纤制做的暖帽。妇女喜用方巾、三角巾、长围巾、纱巾包头。老者有丝绒帽,中年亦戴‘迎生帽”,小孩有各式彩色帽。
鞋袜 清末民初,豪绅富有者穿牛皮底布鞋、平绒鞋、长统靴子、单双鼻梁式棉窝窝、苏州高底红绒黑云棉窝窝;穷苦人则穿单双鼻梁粗布鞋、线耳子麻鞋、圆口布鞋,防雨穿草鞋、泥屐子。妇女多穿青布鞋、粗布绣花鞋、偏扣鞋。袜子多以土布缝制,间有毡袜、毛练子(毛线织成)、线袜、丝光袜(机织)。民国20年(1931),县始有橡胶雨鞋、胶底布鞋、牛皮鞋、猪皮鞋。
1949年后,男女老幼鞋袜大都逐时而兴。80年代后,鞋袜向高档型发展。青年男女喜爱各种皮革及化纤原料制做的中跟鞋、高跟鞋、火箭鞋,中老年人喜穿布底、塑料底、胶底、泡沫底黑色松紧鞋,旅游鞋也很兴时。夏有凉鞋、拖鞋,冬有棉鞋、毛皮鞋。袜子有各种色彩的尼龙袜、锦纶丝袜、尼龙夹底袜等。
铺盖 崇信县解放前,富实之家有用花哔叽、昌呢、毛褐子等布料装以棉花缝做的被子和褥子;穷人则铺一块苇席,盖羊毛毡以取暖防寒,少数人家只有一、二条花市布棉被。
崇信县解放后,棉布被、羊毛毡、棉毡代替了铺光席盖破毡。进入80年代后,绸缎被面、晴纶缎被面、花哔叽被面以及各种毯子、褥子、床垫为城乡家庭皆有。不但有铺的、盖的,还有备用的。夏季挂蚊帐、冬季铺电热褥的人也多了。绣花枕头取代了旧式土枕头。
发型 清代男子留长发,梳单辫;姑娘前留“刘海”,后梳单辫,扎红头绳,出嫁时盘髻脑后以发网(称络络)网起,用簪子固定。辛亥革命后,男子剪辫子,剃为光头,少数人头顶至脑后留“刷刷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女子除老年仍留发髻外,多剪齐耳短发,或改梳双辫。男子多剃光头,少有修分头、平头者。此后,男女发型增多,女绾发髻、男剃光头者减少。1980年后始有烫发,尤以女青年为多,有刘海式、拉丝式、螺旋式、爆炸式、荷叶式、松尾式、披肩式等各种发型,少数男青年留长发兼烫发。
胡须 崇信县解放前,父辈去世后男子方能留须,个别男子28岁留须,称“二十八须(宿)”。式样一般为“八”字胡、“一”字须,少数须、髯极盛者并蓄而为“络腮胡子”。胡须一经留蓄,则定期修剪,不轻易变动,恶他人逗玩。50年代后,留须者渐少,且多在60岁以后始留些许。
首饰 清末民初,妇女兴戴耳环,耳环种类繁多,质地相差悬殊。姑娘出嫁必备头簪、钗、耳坠、手镯等首饰。民国后期,发髻饰品渐少。1958年后基本绝迹。1984年后,妇女多为女青年开始戴耳环、项链、戒指,亦有男子戴戒指者。
二、饮食
饮食以节俭为荣,素食为主,以饱为度,粮多菜少,味喜酸辣。农忙一日四餐,即早饭、晌午、后晌、喝汤(晚饭),农闲为三餐,有些地区为两餐。
主食 以小麦为主粮,玉米、糜子、高梁、荞麦、谷子、豆类为杂粮。崇信县解放前,富者以小麦面为主食,穷人糠菜半年粮,中等之家则小麦面、高粱面、糜谷面兼食。崇信县解放后,逐渐均以小麦面为主食,杂粮兼食。
小麦面以蒸、烙、煮、炸为食。蒸食有馒头、花卷、包子、蒸糕、蒸面等。遇红白喜事于馒头、花卷顶点一豆粒般红点,或米粒般梅花点,如新雪衬梅,吃来别有风味。烙食有干粮、锅盔、摊饼、起面(发酵)饼、死面(不发酵)饼、烫面饼、千层饼等,为干熟食品,也是民间旅带食品。油炸有油饼、油糕、麻花、油果子、酥盒子等。用油以植物油为主,猪油次之,故油炸食酥而不腻。煮食主要有面条、水饺。面条乃家常便饭,每日必餐,品味亦多,有切面、削面、揪面、拉面、挂面、饴铬面等。切面又有细长面、片片面、宽面、韭叶面等。其中以细长面最具特色,细、长而富有筋力,嚼食劲而有味,以碎肉成荤者称“臊子面”,为待客之上餐。
杂粮细做。玉米、糜子面发酵蒸糕,金黄、酥甜,色味均佳。玉米磨成珍(粒),糜子、谷子碾成米,可煮为米汤、稀饭、米饭,以甜香见长。玉米、荞麦磨面掺少许麦面,做搅团、蘸蒜泥别具风味。荞麦磨面压饴铬、摊馍馍,磨珍(粒)做凉粉,豆子做豆腐脑,新窑特产蚕豆炒、炸为食,黄寨特产燕麦做炒面、酒醅等,独具特色,为传统风味小吃。
小麦面加水,调成面团,入水中反复搓洗,取面筋沉淀,去清水成糊状,倒入铁皮箩中散开,浮于开水锅中蒸熟的酿皮子,佐以蒜泥、芥末等调料,薄而细柔,酸辣可口,清香宜人,为境内外人们所喜食。
副食 以蔬菜为主,肉、蛋次之;蔬菜又以家种为主,野菜次之。农村用菜,以生调为多,熟炒较少。生调菜有辣椒、萝卜、莲花白、黄瓜、笋予、小葱、香菜等。以盐、醋、辣椒为料,拌以熟油,味皆酸辣。腌菜以青菜泡腌,品类颇多,为咸酸两味,是越冬主要菜食。其中生腌莲花白、韭菜、辣椒、大蒜、洋姜为多。熟菜以炒、炸、蒸、焖、烩为主,肉类以猪肉为主,配料随菜市季节变化,佐料必备盐、酱油:辣椒、味精、醋等。
坐席 乡间凡遇婚、葬等事,通常设席待客,称“坐席”。即客人到家先吃小饭,多为馒头,少有面条或饴铬;后8人一席谓“八仙并凑”,10人一席谓“十满堂”,南区有6人一席谓“开口席”等。开席先酒,以肉或面筋切片苫凉菜,配干果,佐以白酒、自制黄酒或淡茶;后餐,上大菜,即各种蔬菜烩肉和面筋,配蒸馍,有8道菜、10道菜和12道菜。海参为头的称“海参头席’’,鸡肉为头的称“鸡肘席”等。80年代后,上席的除猪肉、鸡肉外,还有兔肉、鱼肉、鱼肚、海参、鱿鱼和各种菌类食物,罐头食品也摆上餐桌,向营养型、药膳型发展。
饮料 农村中老年人有熬“罐罐茶”的习惯。即用高10公分、口径3公分、底大口小的砂罐,盛生水,入茶叶,以柴或炭火熬成。赤城、新窑饮“罐罐茶”人最多,茶最浓。说可健脾胃、消腹胀、除瘴气,又说可清脑、提神、解困、清心、明目等,有“早晨喝了罐罐茶,一天精神不困乏”之说。一般清早饮,有的早晚饮。来客必敬茶。饮白酒较为普遍,妇女、少年也渐多能饮者。传统以酒谷米酿造黄酒,醇清而有营养,冬饮过滤清酒以取暖,夏饮稠酒能消暑。
回族饮食与汉族不尽相同。节日、宴请多食油酥饼、油糕、麻花、馓子、牛羊肉炒烩面等。禁饮酒,禁食猪肉、自死畜禽和未按伊斯兰教信仰宰杀的畜禽肉。
三、住宅
人们历来习惯聚族而居。以族为村,亲族为户,一户一宅。邻舍之近,居宅可呼。赤城、新窑等人口稀少的边远山区,亦有独家孤舍居住者。
民国时期,居住条件很差。木林、柏树原多以平地挖坑修窑洞,俗称“地坑庄”居住。赤城、新窑山区间有不撒瓦的平房和简易茅草房居住。锦屏、铜城、九功川区依山挖窑洞,俗称“明庄”居住,兼有简易瓦房。一些地主豪绅之家建有前厅房、后楼房的砖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庄基,房脊使有“五戟六兽”,造型讲究,室内陈设繁多。
1949年后,居住条件逐渐改善。从50年代修修补补过渡到建筑坚固、宽敞的新住宅。70年代,县人民政府对城乡住宅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相继建起新农村、居民点(区)及家属院。80年代,住宅建设发展更快,由土木结构向砖木、砖混结构和高层发展。农村一般为四方院落,无瓦平房、茅草房基本绝迹,窑洞减少,瓦房增多,砖混结构的平板房、两层楼也问世。多以上房居中,左右厢房;窑洞客窑居中,厨灶居左,畜圈居右。院有围墙,墙有大门。城镇实行住房改革,向商品型发展。以楼房为主,兼有平房。有多家同院者,也有一户一院者。家庭的上房、客窑均贴有屏条、条幅、对联等字画。
四、出行
崇信县解放前,人们起居有春、夏、秋季早睡早起,冬季早睡晚起的习惯。出外全靠步行,若遇走亲婚嫁、请医求师,一般讲究骑牲口或乘轿。富豪人家出外赶集、走亲访友、赴京应试都是骑马坐轿,侍卫随从。
崇信县解放后,多数人晚睡早起,一般女性比男性起床更早。人们出外普遍骑自行车。80年代骑摩托车者愈来愈多。全县乡镇全部通公路,行政村均可行汽车。出外乘车方便,步行者减少。同时随着收录音机、电视机的增多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起居开始发生变化。
国家部委网站